繁体版
不私密周记:Indie Hooray音乐会的思考题

Freshmusic受邀出席本地独立歌手叶敦鸿筹办的“独立万岁”音乐会,看完后心情有些复杂。

一直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回事,原本抱着的是看4组不同的独立音乐人表演的音乐会。后来才知道是以叶敦鸿为主轴,其他人是以嘉宾形式出现。没有不好,只是从宣传角度来说,看不出来是如此。

4组表演,南园北撤。叶敦鸿基本上是Pop、Lizz 是Big Band、Matthew Quek 是美声、讨闹派是Pop Rock 加民谣摇滚。我不介意舞台简单,因为音乐最重要。只是,要怎么在4种风格中轮转,并且不觉得突兀,其实很考功夫。

这是个动机和成果的拉扯角力。这两者倒也不见得冲突,只是现实常常陷入如此窘境。

动机很好。把独立音乐人齐聚一堂,无论你今天为了什么原因来,你都会因此认识到其他音乐人,因为节目是交织进行,基本上你很难错过。此外,这似乎也是一种凝聚的力量,并非一盘散沙,各做各的。互动,是让我们越来越好的途径。所以在动机而言,是值得大力肯定的。

可是要怎么把动机变成正面成果,是我们所有人必须思考的。

我并不是一定要以台湾为范本,或者大陆为范本,一味跟随。只是,我真的觉得很多事情在起步阶段,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模仿和学习。独立音乐珍贵的部分在于“精”。

场地在 MICA 大楼的中央广场,很漂亮但太空旷。表演内容横跨大量的翻唱以及个人作品,应有尽有但焦点很容易被模糊。服装有的经过造型修饰,有的非常随兴自然甚至有点随便,总觉得各自对这场音乐会的解读很不同,或者,更像没有沟通。节目流程不断看歌手上上下下,的确安排了不少点子,可是却感觉像一场商业秀。

卡在一个尴尬的位子,其实比较麻烦。既然不能“大”,那就义无反顾的“小”,或许才能真的亲近音乐。要的话,我们就华丽到底,不然就随兴至极,让讯息更明确。如果我希望你认识我的歌声,就唱多一些别人的歌。如果希望你认识我的音乐,就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搬出来,翻唱则以致敬的角度来处理即可。

不是要刁难。只是鼓励性的称赞,多听无益。我的确听到大家的进步,讨闹派其实表演越来越稳定得心应手。叶敦鸿的新闽南语创作更贴近生活摆脱商业。Lizz 则以表演取胜,带出新的可能新感觉。这些话不难说,但有没有用,我没有答案。

抱着对的动机的下一步,就是要让它开花结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sh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