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記憶,
多半環繞家中黑色的Yamaha鋼琴,
因為我每天都要花上至少2小時的時間練琴。
小時候不懂練琴的邏輯,
只知道下次上課如有出誤,
老師必定給媽媽打小報告,
讓我屁股開花。
長大後才了解,
琴鍵敲打對人‘心’的張力。
(用‘打’這一個字眼,
因為爺爺常說‘打鋼琴’;
應該是方言對照普通話的直接翻譯吧 )
琴聲很踏實:有沈澱,有反彈,有著地,有回生。
我記得那個鎖在鋼琴前的我,
常會伸出還未能著地的小腳,
盡力去採那sustain回聲的踏板。
不久,我發現minor chords裡隱藏的憂鬱,
major chords自然坦率的開朗;
當然,還有黑鍵的合音,
亂彈都不會有彆扭的音律出現。
雖然因為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
我沒法繼續練琴,
做個百分百的鋼琴家,
琴聲依舊能喚起童年歲月中
黑白琴鍵相互撞擊摩擦的影像,
站立的Yamaha鋼琴木板的味道,
還有琴身後輿牆壁擱著而留下的塵埃。

想起這一切,因為又聽了Goldmund的專輯。
Goldmund是Helios還有Deaf Centre的化身, 真名Keith Kenniff,
用不同的名字做不同的音樂。
Goldmund很勇敢-
在講究“編曲”和“音樂層次”的音樂界裡,
竟在‘○五年發了一張單一樂器表演音樂專輯 “Corduroy Road”;
沒有後制的清理,讓
琴鍵的敲擊,回升,下沈,反彈,
踏板輿腳尖的掙扎,抗議,妥協,
都一一的真實重現,one take錄製,
絕對不是HiFi專輯。
專輯中的旋律都是一些比較容易消化,
緬懷,念舊的音樂作品。
很有電影畫面,但不需,也沒有對白。

‘○七年發的“Two Point Discrimination’讓琴鍵的跳動音旋
有時像水的聲音,
有時像糾纏的擾人思緒。
有Debussy的影子,也有Satie的不平衡。
是一張很‘不安’的專輯。
專輯所有曲目,
最長的也只有3分09秒,
最短的1分27秒。
曲子的名稱都以一個單字形成:
”Leading Them From Light To Shadow They Will See As One.”
這樣一行字。
概念很完整的這張專輯讓Goldmund從音樂人真正昇華為“藝術家”。

’○八年發行的“The Malady of Elegance”
延續了一貫的作風,把場內的‘雜音’都灌錄入專輯。
“The Malady of Elegance”也在選定曲目中融入了一些吉他的配樂,
讓音樂有些“變化”。
這舉動並非畫蛇添足,
反倒畫龍點睛。
如果你全神貫入,一次過細聽,
那突如其來的吉他會讓你
耳目一新,清涼起來。
既然取名“The Malady of Elegance”,
這張專輯的色調相比之下就一定顯得特別憂鬱。
因為Malady是’病‘,但也有’melody‘的諧音,
所以不失上一張’corduroy'那種豪華布料的’elegance‘(貴氣)。

最近特別忙,一直不斷在‘趕路’
於是重複聽著Goldmund “The Malady of Elegance”當中的
“Threnody”,讓我心情平復許多。
真的,不管你懂不懂古典樂,或習不習慣聽純音樂專輯,
Goldmund觸動的將會是你的心弦。
你會發現,琴鍵的回響竟是你內心情感的化身,
音符佈建的背景竟是你熟悉的草原或房間。
不再讓你不能控制的嗓音搗亂你腦中的千萬思緒,
讓Goldmund的琴鍵
安撫,洗滌你疲憊的靈魂。

購買專輯可上Amazon訂購,
或通過英國網站Boomkat.com購買mp3版本。

這裡請你聽網友上載‘The Malady of Elegance“專輯中的節選。

Goldmu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sh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