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音樂的種子:水晶唱片 30 週年小回顧序篇
By: 1319
如今說到「水晶唱片」,它可能只是一小撮資深/重度樂迷之間的傳奇角色、溝通密語。對於更多人,他或許只是模糊的印象,或者是完全陌生的名詞,尤其對於新馬一帶的聽眾而言。
「水晶唱片」是什麼?
說到當今的台灣獨立音樂廠牌,一向來留意中文音樂的歌迷至少能略舉二三:風和日麗、添翼、re:public、黑市音樂、彎的音樂、野火樂集、有料音樂、顏社、派樂黛等等。把時間再推前十幾年,除了明星等級的的角頭音樂,較有規模的或許有小白兔唱片和默契音樂。但是把時間再推前至 90 年代,最重要的獨立音樂品牌,就是水晶唱片。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認識水晶唱片?
簡短列舉曾經是水晶唱片旗下音樂人,或許更能具體體現出它在中文樂壇的重要性:台灣搖滾巨擘伍佰、音樂詩人雷光夏、台語新民謠要角陳明章、音樂活百科朱約信/朱頭皮、個性音樂人趙一豪、新台語歌推動者黑名單工作室、客語流行音樂唱作人謝宇威、緩飆/後搖樂團甜梅號與草莓救星……等等皆是在水晶音樂出道;曾在水晶唱片旗下發表作品的,亦有英倫搖滾樂團 1976、台灣重金屬樂團第一把交椅閃靈、自詡最爛的台客樂團濁水溪公社、牢騷系樂團 Tizzy Bac 、台語搖滾創作歌手流氓阿德等等;蘇打綠的製作人兼經紀人林暐哲、知名配樂製作與編曲人李欣芸、角頭音樂的創辦人張四十三,也曾參與水晶唱片發行作品的幕後製作工作。
單是看看以上名單,其發表的作品與對中文音樂的貢獻,以及他們在當今仍然重要的地位;縱使如今水晶唱片已逐漸默默無聞,但仍無法抹滅它至今對中文音樂的影響。無怪乎不少樂評人仍覺得水晶唱片是台灣最偉大的獨立音樂廠牌,且沒有之一。
在更早期前,水晶唱片是間代理外國唱片的公司。1987年,時任寶麗金英文部企劃的任將達接手水晶唱片,並聯手文化人何穎怡與樂評人程港輝,創辦了推廣介紹地下音樂的《搖滾客》雜誌,並舉辦了為期四屆的「台北新音樂節」供給地下音樂人平台發表與表演作品。當中,參與1989 年第三屆「台北新音樂節」的音樂人受邀錄製作品,集結成《完全走調》合輯;再加上 1987 年推出的首張本土音樂人作品 Double X《白癡的謊言》,因而形成後來資深/重度樂迷所認知的那個「水晶唱片」。
縱觀水晶唱片出版的作品,其所觸及到的音樂領域極廣:流行樂、朋克搖滾、說唱、民謠、後搖、緩飆、爵士、即興、實驗電音、噪音、世界音樂、電影配樂,電音歌仔戲(!)等,在流行音樂樣式化的 90 年代,無疑是最偏門,又最是精彩與具前瞻性的一批作品。在音樂的製作之外,其觸角更觸及到民間音樂田野錄音與文化聲響的採集,延伸出的一系列「來自台灣地層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更可視為保存台灣文化的重要文物。
當然,當年作為一間商業規模小的唱片公司,危機並不是沒有:財務狀況是家常便飯,最嚴重時還發起了4000元購買等值商品的「救水晶」活動,對水晶唱片研究較深也不難挖到「拖欠版稅」的事跡。而 1994~1995 年任將達女兒的重病與病逝,亦給水晶唱片的經營與財務狀況帶來了打擊。其製作部門與專輯發行一度停擺,一直到 1997 年發行《浪來了》(一整張 40 多分鐘的台東海浪聲,夠不夠屌?)才恢復正常的運作。
之後的水晶唱片以代理發行居多,以地下樂團(好有時代感的名詞)的作品為主,接手的有實幹文化(1976、迷幻幼稚園、骨肉皮)與台灣搖滾聯盟(閃靈、Tizzy Bac、濁水溪公社)等獨立廠牌的作品,亦幫忙發行八十八顆芭樂籽、回聲樂團等獨立錄製的專輯。《搖滾客》雜誌亦在 2001 年復刊,除了原有的地下音樂文化描寫與人物專訪,也開始每期找在領域內的音樂工作者,共同探討一個專題:當中的專題,有台灣獨立音樂廠牌全覽、樂評與音樂書寫、音樂媒體的未來、女性音樂人角度等等。這些受邀的「音樂工作者」,絕非全是一群獨立音樂人閉門造車,當中更包括了國際唱片公司的高層人物(沒開玩笑,當時編輯找來了時任台灣 EMI、豐華、福茂、魔岩的經理大談唱片工業之死)、相關財團法人的負責人、流行音樂工作者等等,多方角度,內容豐富。
眼看水晶唱片越戰越勇,發行物越來越多樣精彩,再加上新千禧初獨立音樂廠牌紛紛冒起,彷彿中文音樂的新時代快要來臨。無奈最後還是抵不過,在 2003 年停止發行新作,然後在 2006 年決定不玩關門了。
儘管水晶唱片的作品極少入圍金曲獎,金曲獎卻早已肯定它的歷史地位:90年代台灣兩大本土唱片公司的創辦人,分別於 2014 年(彭國華,飛碟唱片)、2009 年(段中潭,滾石唱片)、2005 年(吳楚楚,飛碟唱片)獲頒特別貢獻獎;水晶唱片的任將達,早已在 1998 年獲得此殊榮。
2016 年正值(樂迷所認知的那個)水晶唱片的 30 週年。傳說中的「水晶唱片 30 週年活動」,最後還是沒有下落。筆者想要寫的一些列水晶唱片作品介紹,最後還是因為拖稿(加上水晶唱片的東西現在不大好找)而陷入難產。然後驚覺已到了年末,於是趕快寫了「序」篇,卡住 30 週年的位置。
或許「序」,永遠會停留在「序」。就像水晶唱片終究等不到台灣音樂當今百家爭鳴的盛世,大展拳腳,成為更多樂迷心中的傳奇角色。
但至少,希望會有讀者因為這篇簡短介紹,往後提起台灣的唱片公司/獨立音樂廠牌時,想起水晶唱片,記得曾經有家唱片公司在狹小的暗隙裡,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但至少,作品還會留著、會流傳。
以下選了一些水晶唱片所發行過的作品。說了這麼多,是時候親耳聽一聽。
由水晶唱片舉辦的「台北新音樂節」所延伸出的新音樂合輯《完全走調》合輯,收錄伍佰出道前的首支單曲〈小人國〉。當中也收錄葉樹茵、史辰蘭、fish.the(黃凱宇)最早期的作品,並記錄林暐哲與李欣芸當年的樂團拆除大隊的幕後音樂工作。作為水晶唱片的首張合輯,其陣容如今看來相當獨具慧眼。
…
水晶唱片最早發行的專輯是 Double X 樂團《白癡的謊言》,號稱是台灣首張朋克搖滾專輯、台灣地下搖滾唱片的開山之作。其後 Double X 的主唱兼靈魂人物單飛出來,製作了首張專輯《把我自己掏出來》。這張探討生死的主題專輯,不僅延續了 Double X 的搖滾曲式,更融入了爵士、藍調、民族樂等音樂元素;更因其中性愛的意象與描述,成為台灣最後一張被查禁的專輯。若薛岳《生老病死》是台灣搖滾概念專輯的經典,那《把我自己掏出來》可視為它的暗黑版
…
陳明章的《下午的一齣戲》是當年新台語歌風潮的一大重要作品,以傳統五聲階創作、傳統東方樂器奏出南北管歌謠,融入民謠、搖滾、流行的元素賦予現代感,例如〈竹枝詞〉,曲末狂飆的吉他是神來之筆。難以想像,《下午的一齣戲》製作人與編曲人(又)是林暐哲與李欣芸:做完了搖滾又去做南北管歌謠(之後還做了融入搖滾、電音元素的歌仔戲原聲帶《戲螞蟻》),對音樂的深厚造詣與創新想像可見一斑。
…
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亦是新台語歌崛起的重要作品,幕後主腦王明輝解釋《抓狂歌》的動機不僅是為了作出「新台語歌」,而更是為了做「新音樂」:作為中文歌壇首張大量使用饒舌/念歌、sampling、looping 的作品,「新音樂」的稱呼一點也不為過。一起來聽聽看蘇打綠製作人當年唱 rap 痞痞的樣子。
…
早在 T-ara 的《Bo Peep Bo Peep》/王彩樺的〈保庇〉前,就已經有屬於台灣本土的「保庇保庇」(加送「阿彌陀佛」)。劉淞洲(老哥)1994 年,很有趣很生猛的創作。
…
有感於台語歌謠一路來充滿著悲情與自怨自艾,水晶唱片集合了伍佰、陳明章、朱約信等「本土掛」的音樂人,共同創作《辦桌》這張歡愉鼓舞的新台語歌專輯。最能體現出專輯精神的莫過於朱約信的〈望花補夜〉,將〈望春風〉、〈雨夜花〉、〈補破網〉、〈月夜愁〉四首著名歌謠歌名玩弄一番,再造一首充滿玩樂性質的無厘頭新歌。(順便工商服務,朱約信將在年尾推出 50 大壽紀念專輯。)
…
不少歌迷應該對這首歌有些印象,家家在 2016 年的母親節重新翻唱,讓這首意境深遠的作品再現。〈曾經美麗過〉,原唱作人是客家唱作人謝宇威,來自他 1995 年的首張專輯《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是我唯一的藉口》。
…
為了讓女性音樂人在男性主導的音樂/娛樂圈有專心創作的空間,讓其生活與觀點可以通過創作自由伸展,水晶音樂的企劃何穎怡創辦了「女歌制樂」品牌,專處理女性創作歌手的作品,創業作是雷光夏 1995 年的首張專輯《我是雷光夏》。古典民謠的演唱作品,與環境聲響演奏曲目交織,雷光夏往後的「Sound Film」風格在這張確立。聽聽看,青澀的 1985 年與成熟的 2003 年,中間的〈逝〉。
…
或許你曾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裡,聽過數首古典鋼琴搭配悠揚女聲,意境素雅的插曲,這些作品出自紀淑玲之手。她是山區中一間小學的鋼琴老師,在親近大自然的環境下創作,其歌謠亦飄逸著無邪純真與芬多精,寧靜致遠。《鵝尾山e眠夢》是她 1995 年的首張專輯,也是水晶唱片「女歌制樂」子品牌下的另一張作品,《巷》劇其中一首插曲〈六月的花〉最早收錄其中。
…
在櫻桃幫成名之前的 90 年代,純女生成員樂團相當罕見,當中瓢蟲是比較標誌性的一組(在更早前還有鐵之女,但最後被主流唱片公司稀釋化了「樂團」的成分)。1997 年瓢蟲自資自製、自發自賣首張專輯《Ladybug 1997》,操著爆沖的 hardcore punk 毫不矯飾的唱著少女的生活與觀點,與當時委婉、哀怨的刻板女歌手形象形成正反,更憑這張作品進軍了美國的排行榜與巡演空間。後來水晶唱片恢復運作,瓢蟲加入並製作了號稱是台灣第一張後搖專輯《Ladybug 1998 讓太空人跳舞》,也在「女歌制樂」的旗下重新/正式發行了這張彪悍的專輯。
…
2001 年,水晶唱片發行了《崩代紀事 Bandage 壹/貳》兩張地下樂團合輯:第壹張《Force》收錄 1976、閃靈、骨肉皮、刺客樂團等,當時已有一定影響力的資深樂團作品;第貳張《Next Big Thing》則收錄甜梅號、草莓救星、Tizzy Bac、回聲樂團等新生代樂團聲音。兩張專輯共計收錄 26 支樂團作品,可視為新千禧台灣樂團場景的浮世繪。收錄的曲目,有樂團個別專輯裡的單曲,亦有首次發表的新歌。企圖用無吉他樂團編製突破框架的Tizzy Bac,第一首正式發表的作品〈Slow Ride〉,收錄其中。
…
水晶唱片後期發行的專輯,多半附著「實幹文化」的標誌。其來源是 90 年代台北的一間 live house 「Scum」,是當時台灣地下樂團表演的重要據點。之後這間 live house 因噪音問題被迫關閉,便轉型負責地下樂團專輯的製作與企劃,形成了「實幹文化」,與水晶音樂合作無間,並交由水晶音樂發行。旗下樂團包括瓢蟲、骨肉皮、1976、迷幻幼稚園等;當中,1976 的《方向感》,仍被許多搖滾文藝青年視為經典。
…
為了發行閃靈樂團的作品,又不甘音樂創作被主流唱片公司左右,主唱 Freddy 索性花了一晚 K 公司法,隔天便申請創立了佛銳唱片,之後又接手了台灣搖滾聯盟,協助獨立樂團製作與出版專輯。其專輯也是交由水晶唱片代理發行,包括閃靈樂團早期的作品,當中 2002 年的《永劫輪迴》,讓閃靈一舉奪得第14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
草莓救星 2002 年末的《太陽系》是水晶最後幾張製作發行的專輯之一,但即便是放在當今,仍然是張超水準的作品。
(年代久遠、資料保存不完善不好找,且筆者未親身參與水晶唱片的全盛年代,若有任何資料錯誤,請海量包含,且歡迎指正,謝謝~)
參考與延伸閱讀:
羅悅全「水晶唱片的新音樂之路」 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90_taipei_scene/cceaee.php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2655
「搖滾客復刊號」 第1期-第6期
水晶各發行唱片內頁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