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不在于零瑕疵
林宥嘉《大小說家》
發行:華研國際
關于他,你又知道多少。
進化到第四張,他說不小心完成了一張經典。《大小說家》這樣的專輯名稱與概念注定不會太主流。小說,願意細細品嘗者如同在狂瀉的股票債券。懂的人,你懂真好。想懂的人,歡迎光臨。
不需要再費唇舌。曲風多元,是必然的,這是流行專輯。林宥嘉不是抒情、不是搖滾、不是R&B、不是舞曲,不能用曲風歸類。概念包裝很重要。大小說家,風格迥異,各自精彩,有何不可?先贏在起跑線,讓你心服口服。
開場是《思凡》。科幻小說的背景,擁抱著人生哲理。表面唱著外星人眷戀凡間,其實說的是平凡多可貴。在白色塔尖的人們質疑著落後者何來幸福,或許也是給城市發展的一次不信任票。可,故事只是故事,解讀是自己賦予的。切記。陳珊妮操刀,但林宥嘉還是林宥嘉,沒有誰搶走風采。
故事第二章。荒誕勵志篇。追夢,不分年齡身份,母親放下所有家庭的束縛追尋夢想。Skot Suyama這幾年成了我們的心頭愛,林宥嘉也在他的作品中奔馳著那份搖滾夢。編曲制作把Runaway的速度感完美呈現,仿佛你也和Mama在追逐。這篇小說,讓人身臨其境,真好。
第三篇向經典致敬。經典的華麗,羅密歐與朱麗葉。《越反越愛》,逆水行舟雖然吃力,可也越挫越勇,更顯堅定。太有趣,我心底對自己暗笑,巧合吧。《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宥嘉其中最愛翻唱的五月天作品,而《越反越愛》在弦樂的編曲上,和Band Sound 以及和聲交織出來的氛圍,好有五月天的勵志Feel,尤其最後一段浮現了《人生海海》的一種莫名感動。一魚二吃的雙經典拼盤。我選擇自得其樂,在自以爲之中。
下一張紙上,寫的還是愛情。而且,還散落。《浪費》和《勉強幸福》都是委曲求全的角色,或許連主角都相同吧。好多悲情歌只懂得說自己多痛苦,還有對方的不是,但這篇最真實。心甘情願在感情中放下身段與尊嚴。不是最愛,無所謂,還有喜歡的感覺就足夠了。心碎,是旁觀者的一廂情願。感情中的投入者,其實有能力讓碎片瞬間完整。因爲愛。成就了《傻子》。
愛情中的淒與美,屬于這個時代的Classic。複制不來輝煌時期的情歌經典,大小說家和團隊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情歌。情感無法絕對,複雜卻真實。
王家衛與梁朝偉打造的華麗高調。愛,距離忽遠忽近,難懂。只因《誘》。唯美,是音樂是歌聲是畫面。老唱片響起,提醒你自古以來愛就是如此誘惑多少凡人,信衆恒古至今從不缺乏。
恐怖驚悚懸疑小說,排行榜從來不乏支持者。就像《思凡》,用特種類型的小說來講生活,太巧妙。《周末夜驚魂》,索命的鬼魂其實不是什麽妖魔鬼怪,而是城市中的寂寞,一到周末沒有工作麻痹,異常清晰。人吃人,病入膏肓,《四號病房》神韻好精准。誰扭曲自己,而誰是瘋子,最後一句“信我/有鬼/讓你以爲我才是瘋子”,諷刺的針就如同醫病的針筒,打進身體,打通任督二脈。
但,沒有比《拾荒》更可怕的。
好吧,你嫌棄好像缺乏章法的排歌,怎麽那麽零散。《拾荒》解答一切,還附送荒涼。兩個Octave 的大小說家,各自唱著明明相同的歌詞,可是各有故事。我,是這麽對自己 說。高音的大小說家,是林宥嘉進入的歌唱角色,是這次專輯中的靈魂。大小說家寫著別人的人生,偷取別人的故事,卻終究和自己的生活無關。像拾荒者,狼狽地四處撿起別人的碎片,所以何來章法。
低音的,唱的或許是本尊林宥嘉。人,林宥嘉。不再是大小說家。也許,正是唱給自己聽。非創作歌手,唱著別人的作品,別人的故事,不也是拾荒者。望著歌詞本,制作人的名字寫著:林宥嘉,參與其中卻終究在于技術,故事,始終不是他。大概,沒有比《拾荒》更能和林宥嘉作爲歌手,融成如此,密不可分。4張專輯下來,如果我要選一首屬于林宥嘉的歌,我說,《拾荒》根本沒有半點可能可以轉嫁。曲風、歌詞,都寫著:林宥嘉。
《大小說家》外一章,而乎變得好有意思。專輯本身如果大小說家真正的主人是那些貢獻作品的音樂人,那麽在外一章,林宥嘉終于有了自己的故事。他的作品、他的吉他、他的某個當下的片刻、他選擇的演繹,脫離拾荒角色。
這是一張可以各取所需的專輯。你可以挖得好深,也可以很純粹享受音樂,你可以選擇你喜歡舒服的位置把自己放進專輯中。難道這樣,還不夠嗎?但,無論如何請記得戴耳機,一切才能清晰。
X問我,爲什麽之前的林宥嘉你都無法給予滿分。我總是嘗試找出一些很實體的理由,然後解釋,但是心底卻總覺得那不是答案。今天,我懂了。因爲,我找到補上那殘缺的角圖。思考與震撼。一張讓人思考並震撼著的霎那。
完美,不在于零瑕疵,而是如何在心底震撼著,揮之不去。關于大小說家,關于林宥嘉,你了解什麽?就是什麽吧。寫著, 還會隨著音樂起伏的情緒. 還有點殘忍. 對號入座, 可以很自爽.
Fresh 指數:10/10
我推薦:All,尤其《拾荒》
- Jul 02 Mon 2012 19:20
試聽:林宥嘉《大小說家》 - 完美,不在于零瑕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